四川在线记者 王培哲
6月9日一早,甘孜州乡城县正斗乡正斗村光伏实证实验基地,来自省草科院草业工程研究所的工程师们正围在太阳能板周围,查看植被恢复情况。在这里,架起的太阳能板为地表植被留出光照,阻挡了过度放牧,清洗太阳能板的喷淋设备也为植被生长持续提供水分。这种利用光伏设备控制过度放牧、增加水源,从而阻止植被退化、防治荒漠化的办法,被称为光伏治沙。
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前期大量工程的推动下,我省荒漠化治理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当前,我省正把力量集中到川西北和川南等见效慢、易反复的治理区域,“啃”下荒漠化治理的“硬骨头”。
(资料图片)
若尔盖县阿西镇荒漠化治理前。 若尔盖县林草局供图
草畜平衡
牦牛放养改圈养,减畜不减收
6月7日一早,阿坝州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向东村牧民泽旺若丹准时将牛羊赶出了自家新修建的棚圈。
向东村地处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是草畜平衡生态项目试点村之一。过去,这里草畜矛盾凸显,粗放的畜牧业发展模式成为荒漠化的直接诱因之一。
探索草畜平衡之路,当地首先从养殖技术抓起,探索“适度放牧、科学补饲、适时圈养”模式,给草原“减负”,改变周边生态环境。近年来,通过发展生态环保、拆装方便的牦牛多功能巷道圈,实现“牛羊到哪里圈舍就到哪里”。这种多功能巷道圈以钢管为材料,每个卡扣上下连接,使用螺丝固定组装,可根据不同牛群数量任意拆装组合。
“以向东村为例,对超载的牲畜,我们要求牧民或出售,或在多功能巷道圈中进行圈养。这样,可以兼顾草畜平衡和牧民收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开始大家都有顾虑:如何保证“减畜不减效、减畜不减收”?
保护区管理局实施了一系列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一次性对每个巷道圈补助35000元;一次性给予每户养殖户饲料补贴15000元;聘请草畜平衡管护人员116名,实现一户一岗,每人一年有1万元补贴……
去年秋天,泽旺若丹把家里“超载”的140多头牦牛、200多只羊全部售出。他告诉记者:“冬季科学补饲。一天补两次,将传统饲养周期从5年缩短为2.5至3.5年。与传统野放相比,扣除成本后,平均每头牦牛可增收2000元、每只羊可增收500元。”
科学的养殖方式让向东村牧民成为了草畜平衡探索的大力支持者。目前村里共修建近200个牦牛多功能巷道圈,实现了全村覆盖。在此基础上,若尔盖县还在唐克镇建起“牧草+牦牛”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川农大签订合作协议,邀请省牦牛专家建立工作室,探索牦牛产业标准示范。
若尔盖县阿西镇荒漠化治理后。 若尔盖县林草局供图
社会参与
设立公益性岗位,组建专合社
“以前,我们没有保护草原、保护生态的意识,哪里的草好就到哪里放牧。”站在阿坝州红原县瓦切镇德香村的沙化治理项目工程示范基地,管护员谢尔八在地图上给记者指了指过去这里荒漠化的范围——一度达到全村面积的30%左右。
设立公益性岗位,加强沙化治理区的后期管护,是我省保护荒漠化治理成果的主要措施。目前,红原县已设置生态公益性岗位超过1000个,引导牧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资源管护,获得劳务收益。
在大部分沙化草地,草场使用权仍然属于牧民,如何让草场使用者自觉降低使用强度?红原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鼓励牧民群众参与沙化治理获得劳务报酬外,还给予沙化草地承包户补助。瓦切镇实施沙化治理工程以来,政府按每亩12元的管护费聘请村民当管护员。如今,谢尔八一家都在做管护员,加上各种生态补贴,年收入近6万元。
多措并举,成果显著。与2015年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相比,红原县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39936亩,治理区平均林草植被盖度从30%左右增加到50%以上,重度沙化治理区植物种类由7种提高到20种以上。
甘孜州色达县则因地制宜组建了一批造林专业合作社参与生态治理工程,仅2018年,合作社承接林业项目就实现收入1224万元。2010年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以来,色达县共计从当地农牧民处采购牛羊粪4万余吨,支付牛羊粪费用1000余万元;聘请管护员380多人,兑现管护费600余万元;工程总用工量超过15万个,其中农牧民参与务工4万余人次,务工人数超过3600人,当地居民从生态治理中获得超1300万元劳务收入。
“从设立公益性岗位,到成立专合社,本质上是变‘输血’为‘造血’,通过增强基层经济效益,减少政府参与,培养当地居民治理荒漠化的内生动力。”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要为造林合作社参与生态修复项目铺平程序道路,解决部分招投标过程中地方造林合作社没有资质参与的问题,释放更多荒漠化治理内生动力。
拓展手段
使用雷达测土,营林植草固沙
6月12日傍晚,甘孜州理塘县奔戈乡萨戈村,省草科院的工作人员与川农大的专家正使用探地雷达对该区域的土地进行检测,从而了解土壤剖面层次和含水率等数据。这是理塘县采取的防沙治沙技术手段之一。
将寸草不生的沙地,治理成具有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草地或湿地,需要分阶段采用不同技术策略。
首先是从流动沙地转化为半固定沙地。在阿坝州茂县、若尔盖县,甘孜州理塘县等地,林草部门首先采取“围栏封禁+高山柳沙障+补施有机肥+灌草复合种植+连续管护”的技术模式,阻风固沙、恢复植被,从而将流动沙地逐渐转化为半固定沙地。
其次是将半固定沙地转化为固定沙地,进一步缩小沙化范围。“我们主要采取‘围栏封禁+牛羊粪固沙+灌草复合种植+综合管护’的技术模式,通过维护和增加土壤肥力,保持林草生态系统养分平衡,促进林草旺盛生长。”阿坝州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步的难点在于围栏封禁是否彻底以及后期管护是否到位,其中既需要投入资金,也需要寻找可持续管护的办法。
在泸州市叙永县,石漠化治理技术从原先的植被恢复,拓展至多层次、立体化的治理,包括砌坎培土,增加土层厚度;林粮间种,实行以耕代抚;封山禁牧,禁止人畜践踏;改土施肥,促进林竹生长;兴池引水,保证用水所需等。
“一开始,我们只是通过固沙林建设等方式固沙,但单纯营造固沙林带效果不明显。后来,上一代林业工作者自主研发了专属于若尔盖县环境沙化治理的新模式‘高山柳沙障’,借助牛羊粪,按比例在柳树下混合种植披碱草、老芒麦、燕麦、黑麦草,同时,进行围栏禁牧和管护,以此阻风固沙、恢复植被。”阿坝州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阿坝州完成天然草原改良19万亩、鼠虫害防治60万亩,减畜近18万个羊单位,牲畜超载率降至4.52%。
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12月,《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印发,明确我省“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分别为35.00万公顷、21.95万公顷。据此,我省组织编制了《四川省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目前正在走报审程序,其中细化了沙化草原治理、沙化草原自然修复、沙化耕地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目标任务。